目录
名家视域
阿来的“大声音”——写在阿来文学创作四十年之际梁海;1-11
凉山“丰富的宝藏”的变形和消失——《欢笑的金沙江》三部曲的自然书写问题段从学;12-22
藏地空间的戏剧书写与族别想象——以杨子元、李佳俊、尼玛顿珠剧作为考察中心丁淑梅;武晓静;23-34
多维视野
灾难语境下的文学精神建构——论阿来《云中记》的思想意义贺仲明;吕子涵;35-43
“倾听一种腔调”——从阿来演讲看其小说创作的未完成性周循;44-51
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——论阿来小说《狗孩格拉》的电影改编王小波;52-59
四川作家研究
乡村苦难叙事与一种文学传统——关于杜阳林长篇小说《惊蛰》王春林;60-66
离乡返乡的博弈与乡土文学的赓续突围——评杜阳林《惊蛰》兼论其小说创作刘小波;67-73
“情义”作为传奇与品格——读马平长篇小说《塞影记》李怡;任杰;74-80
辉耀时代光芒与青春文化的自洽之歌——吉米平阶文学创作论魏春春;81-88
贺享雍小辑
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叙事的赓续与嬗变——读贺享雍的“时代三部曲”王薪茹;张丽军;89-96
新时代乡村变革的个性化书写——论贺享雍“时代三部曲”王丽霞;97-107
基于方志情怀的事迹文学——谈贺享雍的长篇小说“时代三部曲”张叹凤;李璐;108-116
傅天琳纪念小辑
表达母爱与追求本真——论傅天琳的儿童诗创作姚洪伟;117-127
傅天琳诗歌的关键词及其意义结构吴投文;128-135
殉道者的骨血和青草的芬芳——傅天琳诗歌的双重审美境界郭大章;136-145
情意真切而深沉的诗歌艺术孔明玉;146-153
冯良小辑
民族融合作为方法——《西南边》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记忆建构策略蒋建梅;154-164
《西南边》的民族身份建构及其困境路嘉玮;165-175
论《西南边》的创伤书写周文艳;176-185
我写《西南边》冯良;186-189
梅卓特辑(续)
从藏族本土文化重审现代性——评梅卓长篇小说《神授·魔岭记》汪树东;190-197
虚幻与现实结合的精神书写——评梅卓的《神授·魔岭记》黄群英;198-204
民族历史的现代重构——论梅卓长篇小说的历史书写李小红;205-211
成长叙事、魔幻手法与史诗重构——《神授·魔岭记》的叙事方式及文化内涵杨彬;212-217
历史叙事与魔幻现实主义叠印的史诗艺术向度——论梅卓长篇小说《太阳部落》的审美文化本质肖向东;218-225
宛如神授:格萨尔史诗的小说文本传承——梅卓《神授·魔岭记》访谈孔占芳;梅卓;226-233
港台视野
启蒙时代的宗教视域——万玛才旦小说的西藏写述洪士惠;234-238
青年论坛
小说之外的阿来——对阿来《以文记流年》的一种理解杨晨洁;239-244
普遍性追求与知识分子担当——从阿来的符号意义谈起杨雪萍;245-253
新著推荐
西藏当代文学史的框架构建与书写难题——评《西藏当代文学教程》张泰旗;254-259
《阿来研究》稿约陈思广;260